警告!!!请勿直接用设备拍摄凌日,请用高减光镜或者巴德膜!!!这可能会造成你永久失明或者设备烧毁!

你可以使用Sky Tonight或者天文通查看过境的星链轨道和星图,帮助你了解过境时间和过境位置。

同时,你也可以使用https://www.orbtrack.org/ 这个网站查看更多的在轨卫星轨道数据。

以天文通上查询的过境亮度和星图作为参考,尽量选择亮度高(注意,亮度越大,数值越小)例如:-2>1  -2的亮度大于1

亮度作为一个参考值外,也要考虑到过境的高度角,如果高度角过低可能会淹没在城市光污染中,或者被大气波动影响。尽量选择高度角高的,最好过境的卫星通过天顶。

(注意)天文通里面,过境有虚线的部分是不可见部分,卫星进入地球的地影中,实线部分是可见的。而且天文通的星图有时候并不是左西右东,请注意看星图的方位图例。

一般情况,空间站的亮度会更高一点,星链和哈勃望远镜的亮度更暗一点。星链在4级区(不能顶着灯光)还是可以通过肉眼看到。

星链的拍摄你可以用视频模式拍摄,但是最好你拥有变焦能力的镜头(这句话可能不太严谨),或者50焦距以上的镜头。

拍摄请使用你最大光圈!录制视频拍摄!iSO根据你情况设置,可能这个值会到10000或者20000以上,所以会造成很多的噪点,所以尽可能保证你的镜头最大光圈来减少高Iso带来的噪点。

空间中凌日凌月你可以使用天文通的查询功能。(这里的虚线不是说无法观测,请与上文区分)

请注意!!!

最好使用这个网站与天文通同时使用,能更好的保证轨道数据更新的稳定性!

https://satshadow.top/#/   这个国内访问更不卡一点

https://www.transit-finder.com/   这个是国外网站,访问更卡一点。

 

天文通轨道更新可能有延迟,最好用三个网站参考,实在不行以satshadow为主。

 

空间站轨道可能因为各种情况变动,比如有发射任务或者紧急机动,所以只能作为一个参考。

在拍摄前2个小时和1个小时前,你需要多次确认轨道是否有变动,防止扑空。

 

凌日凌月请你参考最近的凌日点和凌月点,没必要长途跋涉,因为有很大的变数,完全随缘。

最好选择400km到600km轨道高度的空间站拍摄,这样你获得的视直径最大,受大气干扰小,凌日凌月中,拍摄的空间站就很大。600-700km可以考虑,700-1000km没必要。

400-600km一般是出现在地方时的正午前后,700-1000km一般出现在日出或日落前后。

 

拍摄时候,你可以录制视频也可以拍摄照片,但是我希望你拍摄视频,比较简单。

视频录制请你用你设备最大的帧率,或者开启高帧率模式,镜头请使用400焦距以上的镜头,最好使用800-1600焦距的镜头!这样拍摄出的空间站更大。

请在拍摄前1小时前往天文通预报的地区,你需要架好三脚架和安装巴德膜。!!!拍摄凌日一定要先做好减光措施,一再强调,出问题概不负责!

1600焦距下的太阳移动过快,所以在你没有赤道仪的情况下,你最好使用800-1200焦距的镜头,至少能保证凌日期间太阳的全部能处于镜头中,在凌日前10秒请不要在触碰设备!!!,长焦距下,轻微触动可能造成严重的设备晃动。

拍摄照片的话,请使用快门1/1000甚至更快的快门,ISO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这些应该在凌日前10分钟以前完成!拍摄使用相机设置自动拍摄。

如果你实在不会,三脚架也没有,时间非常极限!只有1分钟了,安装好巴德膜你原地躺下,相机抱在怀里,手持1200焦距,无情铁手,相信你也可以拍摄到。祝你好运!

 

凌月和凌日差不多,只是不用做减光了,不过你的ISO可能需要比凌日更高一点,毕竟月亮没有太阳明亮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
凌日凌月时间非常短暂,可能快到你都没有意识到就已经结束了,所以祝你好运!